金年会

微信公众号

本页二维码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学质量信息 -> 正文

金年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03   点击量: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2022)

 

 

 

 

 

 

金年会(民政部培训中心)

202111



  

 

 

前言:学院概述  

一、 办学基本信息  

(一)办学条件  

1. 基本硬件和资产情况  

2.数字校园建设情况  

(二)在校生规模与结构  

(三)专业与课程  

1.专业结构与特色专业  

2.课程类型及比例  

(四)师资队伍  

(五)办学经费  

1.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构成  

2.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构成  

二、 学生发展  

(一)招生情况  

1.招生类别  

2.生源地区分布与家庭背景  

3.工作理念与举措  

4.近三年招生数据  

(二)立德树人  

1.德育育人  

【案例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社管青年志愿服务德育品牌  

2. 文化育人  

【案例二】红歌献给党 经典润民政  

3.民政精神  

【案例三】 志愿服务践行民政精神  

(三)在校体验  

1.全方位开展入学教育,加快适应学校生活  

2.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演绎精彩校园文化  

3.以赛促学掌握理论知识,以赛代练提升专业技能  

【案例四】女子篮球队蝉联北京市高职院校篮球联赛冠军  

4.学生资助精准,帮扶细致入微  

5.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平衡发展  

(四)就业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  

2.就业现状  

3.专升本比例  

4.创新创业  

【案例五】疫情影响就业难,创新创业开新篇  

三、 教学改革  

(一)人才培养  

1.思政育人  

【案例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提升大学生四史学习效果  

2.专业育人  

3.体育育人  

【案例七】发挥素质拓展教育功能,实现体育特色育人效果  

4.美育育人  

【案例八】 音乐中的党史美术作品展  

5.劳动育人  

【案例九】充分利用校内劳动场所、统筹安排课内外实践时间 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  

(二)专业建设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特色专业建设  

【案例十】 依托工程师学院,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3.1+X证书制度试点  

(三)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构建  

【案例十一】以生命文化为核心内涵,制定三阶递进的课程体系  

2.课程专项建设  

【案例十二】《彩票文化与职业伦理》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四)教材建设  

【案例十三】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五)课堂革命  

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  

(六)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改革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七)产教融合  

1.校企合作内容  

2.校企合作平台  

3.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成果  

【案例十四】 会计工厂提供跟岗实习机会  

(八)师资队伍  

1.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双师素质,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3.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再创佳绩  

【案例十五】 教学能力大赛再度荣获北京市一等奖  

(九)信息化技术应用  

1.助力教学管理  

【案例十六】 企业微信启动线上办公,面向多个群体开通业务审批服务  

2.助力教学改革  

3.信息化教学创新  

【案例十七】 做细混合式教学模式,斩获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四、 政策保障  

(一)政策落实  

(二)资金保障  

(三) 专项实施  

1.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执行情况  

2.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五、 国际合作  

(一)合作办学  

(二)国际交流  

1.组织教师参加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联盟培训  

2.积极拓展学院国际交流平台  

3.修订学院对外交流相关制度  

(三)国际影响力  

1.申报2022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  

2.推进中文+职业教育项目  

六、 服务贡献  

(一)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  

1.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  

【案例十八】 我院教师为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进行业务培训  

2.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二)服务民政民生  

1.服务民政业务培训  

2.服务民政赛事  

【案例十九】 承担赛事培训,参与赛事执裁  

3.科研成果  

(三) 脱贫攻坚  

七、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一)面临挑战  

(二)未来展望  

1 计分卡  

2 学生反馈表  

3  资  源  表  

4  国际影响表  

5 服务贡献表  

6 落实政策表  

 


 

格 目 录

 

 

1- 1基本办学条件表  

1- 2在校生结构  

1- 3学院专业建设成效  

1- 4  2020-2021学年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1- 5  2021-2021学年专兼职教师情况  

1- 6  2020-2021学年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2- 1   2021级生源招生类别情况一览表  

2- 2  20202021年地区分布与家庭背景情况一览表  

2- 3金年会社团明细  

2- 4金年会2021年学生技能竞赛月活动项目设置表  

2- 5金年会参加市赛项目清单(部分)  

2- 6金年会2021年参加国家级比赛情况  

2- 7  金年会2021年文体竞赛获奖情况  

2- 8  2020-2021年度奖助学金发放情况  

2- 9 校企合作奖学金发发放情况  

2- 10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2- 11近三年毕业生年薪统计  

2- 12近三年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统计  

2- 13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统计  

2- 14近三年毕业生专升本统计  

3- 12021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一览表  

6- 1省部级科研获奖名单  


片 目 录

 

 

1- 1  2020年办学经费收入构成情况  

1- 2   2020年办学经费支出构成情况  

2- 1    201920202021年招生计划、录取、报到情况  

2- 2  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证书  

2- 3“唱响红色经典 感悟百年初心合唱比赛  

2- 4江西遂川支教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2- 5各教学单位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合影  

2- 6女子篮球对比赛照片  

2- 7近三年毕业生主要去向统计  

3- 1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3- 2素质拓展活动照片  

3- 3学生创作作品  

3- 4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与睿智全纳共建实训基地启动仪式  

3- 5社会工作学院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3- 6“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3- 7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3- 8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证书  

3- 9学生在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实习  

3- 10学生在会计工厂实习情况  

3- 11企业微信业务审批界面  

4- 1腾讯微卡低碳办公AAA级企业认证  

4- 2财务管理后台数据分析系统  

6- 1张增帆老师为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进行业务培训  

6- 2养老护理选拔大赛  

 


 

典型案例目录

 

 

【案例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社管青年志愿服务德育品牌  

【案例二】红歌献给党 经典润民政  

【案例三】 志愿服务践行民政精神  

【案例四】女子篮球队蝉联北京市高职院校篮球联赛冠军  

【案例五】疫情影响就业难,创新创业开新篇  

【案例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提升大学生四史学习效果  

【案例七】发挥素质拓展教育功能,实现体育特色育人效果  

【案例八】 音乐中的党史美术作品展  

【案例九】充分利用校内劳动场所、统筹安排课内外实践时间 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  

【案例十】 依托工程师学院,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案例十一】以生命文化为核心内涵,制定三阶递进的课程体系  

【案例十二】《彩票文化与职业伦理》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案例十三】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案例十四】 会计工厂提供跟岗实习机会  

【案例十五】 教学能力大赛再度荣获北京市一等奖  

【案例十六】 企业微信启动线上办公,面向多个群体开通业务审批服务  

【案例十七】 做细混合式教学模式,斩获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案例十八】 我院教师为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进行业务培训  

【案例十九】 承担赛事培训,参与赛事执裁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前言:学院概述

金年会是民政部直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内务部干部学校。学院集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全国民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处于一体,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民政职业技能鉴定、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社会工作研究等职能。现有在校生4226名,在职教职工342,设有燕郊和大兴两个校区,燕郊校区位于京津冀的核心区域,占地310亩,建筑面积81222平方米;大兴校区位于北京新兴的高校聚集区,占地596亩,2014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209月正式启用。

近年来,学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干部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全面对接高职教育、民生民政及京津冀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了“增、调、稳、退”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了以健康养老专业群为基础,儿童教育、社会工作、矫形康复、殡葬婚庆等专业群为支撑,人力资源管理、民政管理等专业为补充的特色专业体系,24个涵盖民政各个领域、社会亟需的特色专业及专业方向高度契合了我国紧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人才需求,累计培养培训民政干部10多万人,职业鉴定人数19万多人次,先后荣获“中央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北京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等30多项荣誉,办学成绩和服务水平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被誉为“民政人才的摇篮”。

一是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紧缺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自2010年以来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7000余人,平均年度招生录取率、报到率达90%以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落实就业去向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达98%以上,绝大部分毕业生成长为所在民政行业企业单位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民政行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2009级毕业生李慧获第32“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0级毕业生辛莎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

二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单位之一。2016年成为教育部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之一。2018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个二等奖,健康养老专业群、殡葬专业获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获批北京市工程师学院。2019年,社会工作专业资源库获批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20年,教师团队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主持建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于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7人,北京市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5名,北京市级专业带头人3人、专业创新创业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民政行业领军人才2人,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

三是社会服务领域成绩突出。学院作为民政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先后获批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北京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等五大教育培训基地,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围绕民政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民政厅局长培训、社会工作培训、养老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等精品项目,2010年以来共培训社会各类技能人才5万余人,养老护理员1万人次,在线继续教育4万余人,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认真履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能,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殡葬类、假肢类、孤残儿童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灾害信息员等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累计鉴定民政行业特有工种人数近19万人次,形成了具有民政行业特色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举办7届民政行业职业国家级二类竞赛、1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和8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产生全国技术能手45名、3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第二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承担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康体指导、社区治理、婚礼策划、殡仪服务、遗体防腐整容等61+X证书职业教育培训评价工作,累计评价3万余人次。


主要荣誉及2021年学院主要办学成果

 

Ø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Ø 养老全国示范专业点

Ø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Ø 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Ø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Ø 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Ø 首都文明单位

Ø 第十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墓管理员赛项一等奖

Ø 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殡葬赛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

Ø 2020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

Ø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二等奖

Ø 全国首届优秀教材评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

Ø 毕业生辛沙沙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Ø 首都高校第三节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Ø 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推进首批优秀试点院校

Ø 北京市首批学分银行联盟成员单位

Ø 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

Ø 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

Ø 北京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健康养老专业)

Ø “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

Ø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

Ø 北京市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Ø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荣获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

Ø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团队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Ø 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单位

Ø 海涛殡葬工程师学院入选第二批北京市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

Ø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7

Ø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协同创新中心1

Ø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3等奖1

Ø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0

Ø 2020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铜奖3

Ø 第五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北部赛区)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

Ø 北京第二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首都高等学校第二十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Ø 22CUBA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第六名

“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工作者

Ø 北京市第三批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

Ø 23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北京赛区决赛冠军

Ø 首都高校第十一届拓展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

Ø 第十三届北京市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大学组一等奖

Ø 首都高校第四届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Ø 第十一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北京地区(戏曲表演类业余组)铜奖

Ø “首都好幼师”绘本故事演绎大赛优秀组织奖

Ø 2021年首都高职院校足球联赛第五名

Ø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北京市初赛三等奖2

Ø 首都高校第八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最佳组织奖

Ø 北京第二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三等奖

Ø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Ø 第九届印度孟买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奖

Ø 第十届首都高等学校拓展运动会团队总分第一名

Ø 23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赛区)女子冠军

Ø 北京第二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首都高等学校第二十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Ø 202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民政论坛)二等奖2项,三等奖3

Ø 2020年英国伦敦猎鹰国际电影节月度最佳励志短片奖

Ø 2020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Ø 2020“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北京赛区三等奖

Ø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Office高级应用赛(PowerPoint)决赛二等奖

Ø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Ofiice高级应用赛(EXCEL)决赛三等奖

Ø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Office高级应用赛(PowerPoint)决赛二等奖

Ø 2021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三等奖

Ø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Office职业应用-简报设计赛高职组三等奖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一、 
办学基本信息

(一)办学条件

1. 基本硬件和资产情况

学院现有河北燕郊和北京大兴两个校区。目前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230,21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74,748.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906.51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78.30万元。近年来,根据学院新校区建设发展需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总额逐年增加,进一步为学院教学、实训提供了硬件支持。

学院馆藏纸质图书资料共计36.2万册,年新增1.33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纸质期刊436种,报纸58种,电子期刊3349册。网络多媒体教室109间。建有体育馆、图书馆、109个实训室,3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数字校园建设情况

依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学院建有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资源丰富、应用广泛、信息统一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目前在用业务系统共计18个,包括学生工作、教务教学、人事管理、图书管理、校园消费等教科研管理业务系统,搭建了移动化数字平台,为师生工作学习创造便捷性。目前,校园网络出口5个,共计带宽1760G;实现了ipv4ipv6双栈网络运行。校园网络整体已建成万兆核心、主备冗余、千兆桌面的架构。已将现有区域覆盖无线网,点位达1136个,覆盖率98%以上;有线网点位4000个,将学院各个办公、图书馆、机房、实训室等区域均统一接入至校园网内。配备了各类防火墙、行为管理、流量控制、VPN等安全管理措施。学院校园网络已达到安全高效、运转流畅的校园网络。

1- 1基本办学条件表

项目名称

数值

总占地面积(㎡)

474748.00

校舍总建筑面积(㎡)

230215.00

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34,906.51

教学、科研仪器设 备总值(万元)

7,778.30

纸质图书(万册)

36.2

纸质期刊(种)

436

电子专业期刊(册)

3349

网络多媒体教室(间)

109

计算机总数()

2614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Mbps

10000

(二)在校生规模与结构

学院立足京津冀地区,依托行业优势,主要面向民政行业、面向特殊群体、面向基层社区,专注培养养老服务、逝者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教育、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高素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截至202191日,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4226人,涵盖7个专业大类。

1- 2在校生结构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在校生数(人)

百分比(%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含转段、中外合作办学)

273

6.46

社会工作

281

6.65

公共事务管理

88

2.08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

101

2.39

婚庆服务与管理

223

5.28

民政服务与管理

193

4.57

人力资源管理

337

7.97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24

0.57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327

7.74

陵园服务与管理

43

1.02

新闻传播大类

影视多媒体技术

59

1.40

医药卫生大类

健康管理

45

1.06

护理(含中外合作办学)

748

17.7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含假肢与矫形器技术)

254

6.01

康复治疗技术

309

7.31

教育与体育大类

学前教育

599

14.17

农林牧渔大类

园林技术

109

2.58

土木建筑大类

现代物业管理

72

1.70

财经商贸大类

大数据与会计

141

3.34

合计

4226

100

 

(三)专业与课程

1.专业结构与特色专业

学院围绕民政行业与民政重点服务领域,设置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健康管理(2020年招生)、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陵园服务与管理(2020年招生)、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现代物业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2020年招生)、园林技术专业(民政设施方向)、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2020招生)、早期教育专业(2021年招生)、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理(中外合作办学)、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等23个专业,涵盖公共管理与服务、农林牧渔、土木建筑、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新闻传播和医药卫生7个专业大类。学院现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群2个,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1个,覆盖到各二级学院。

1- 3学院专业建设成效

项目名称

专业(群)名称

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的专业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社会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社会工作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学前教育

假肢与矫形器技术 

婚庆服务与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

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群

健康养老专业群

康复辅助器具专业群

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工程师学院

海涛工程师学院

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

创新团队

国家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

省部级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创新团队

大师工作室

刘岩技能大师工作室

2.课程类型及比例

2020-2021学年,学院共开设课程883门。从课程类型看,A类(纯理论课)课程144门,占开课总数的16%B类(理论+实践课)课程621门,占开课总数的70%C类(纯实践课)课程128门,占开课总数的14%。实践类课程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并充分利用实践类教学环节增强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学院逐步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培养学生在国家安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和科学素养。

1- 4  2020-2021学年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专业开设
课程情况

开设课程总数(门)

883

其中
(门)

A类课程数

144

B类课程数

621

C类课程数

128

其中
(门)

公共课

68

专业基础课

202

专业课

613

数据来源:金年会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四)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342人,其中专任教师184人,校内兼课教师89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5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7%;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2人、中级职称98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33.7%53.26%;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学位14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16.85%78.26%。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7人,北京市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级专业带头人3人、专业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民政行业领军人才2人,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

1- 5  2021-2021学年专兼职教师情况

校内

专任教师(人)

校内

兼课教师(人)

校外

兼职教师(人)

校外

兼课教师(人)

总计

(人)

184

89

38

21

332

数据来源:金年会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1- 6  2020-2021学年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总数

(人)

职称结构

学历(学位)结构

双师结构

高级职称

(人)

中级

职称

(人)

高级职称比例

%

博士学位

(人)

硕士学位

(人)

硕士以上学位比例

%

双师素质教师

(人)

专任教师双师比例

%

184

62

98

33.7

31

144

95.1

135

73.7

数据来源:金年会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五)办学经费

1.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构成

2020年学院办学经费总收入19153.00万元,其中:学费收入2677.54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9968.72万元,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5617万元,社会捐赠250.00万元,其他收入639.74万元。

 

1- 1  2020年办学经费收入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金年会2019-2020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2.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构成

2020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16486.5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5367.59万元,设备采购3122.49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49万元,师资建设86万元,图书购置费39.84万元,日常教学经费744.42万元,其他支出7077.25万元,保证了设备采购、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经费。

 

1- 2   2020年办学经费支出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金年会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一、 
学生发展

(一)招生情况

1.招生类别

2021年,我院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招生,核准招生计划1955人(含内高班招生计划55)。录取考生1349人,其中单独(自主)招生录取713人,普通高考招生录取574人,3+2转段录取7人,单考单招录取7人,新疆内高班录取39人,西藏内高班录取9人。报到1248人,报到率为92.51%

2- 1   2021级生源招生类别情况一览表

招生类型

录取数(人)

报到数(人)

报到率(%

单独(自主)招生

713

680

95.37

普通高考招生

574

518

90.24

3+2转段

7

6

85.71

内高班

(新疆及西藏)

48

37

77.08

单考单招

7

7

100

 

1349

1248

92.51

数据来源:金年会学生工作处

2.生源地区分布与家庭背景

学院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招生政策上在满足区域考生需求的同时,持续向西部地区、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背景子女和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家庭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竞争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发挥的有效作用。

 

 

 

 

2- 2  20202021年地区分布与家庭背景情况一览表

生源地区分布与家庭背景

202091日前

202191日前

在校生总数(人)

4339

4226

北京学生数(人)

922

809

比例(%

21.25

19.14

西部地区学生数(人)

1447

1447

比例(%

33.35

34.24

常住户口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数(人)

2646

2653

比例(%

60.98

62.78

少数民族学生数(人)

706

739

比例(%

16.27

17.49

数据来源:金年会2018-20192019-2020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3.工作理念与举措

在疫情特殊情况下,学院制定了招生工作预案,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科学有序地开展招生各项工作。2021年继续实行招生骨干区域负责、二级学院专业宣传为主导的招生工作机制,高效整合线上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招生信息。

招生渠道方面,继续深挖“优质生源基地”,着力点对点的优质生源对接;持续探索在北京、河北地区实现3+23+3合作培养模式;通过民政系统的相关业务推介学院,打造“民政干部摇篮”。

招生宣传方面,持续优化学院招生简章,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多维度展示学院整体形象,持续增强传统宣传阵地的主体地位。加强招生骨干队伍建设,提升咨询服务水准。进一步整合学院新媒体宣传平台,搭建招生微官网,全方位服务考生。

在多举措持续推进选拔制度创新的推动下,生源质量提升成效显著。12省份72名同学高考分数超本科线,吉林省文科录取最高分超出本科线94分,辽宁物理组合录取最高分超出本科线54分。23个省份招生计划一次性投档满额。

4.近三年招生数据

学院近三年总体招生计划主要受北京市“疏减非首都功能”政策减招,以及承接民考汉及内高班计划等影响,基本稳定在2000左右的计划规模,京内计划比例过高与京内生源逐年下滑造成学院生源规模持续走低,录取人数减少243人,报到人数减少211人,鉴于单招生源较多,报到率基本稳定在92%左右。

 

2- 1    201920202021年招生计划、录取、报到情况

数据来源:金年会学生工作处

(二)立德树人

学院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九个坚持”的总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中,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

1.德育育人

“社管青年”代表的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为、有本领能力、有责任担当,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金年会大学生;蕴含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幼---故专业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路径,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在践行“求知躬行 德才相彰 崇扬仁爱 服务社会”校训精神、“孺子牛”精神实践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金年会德育教育品牌。

近五年来,全院社管青年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4000人,注册比例达到90%,正式注册志愿服务团体8个。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近万余人次,平均每人参加活动次数3次及以上,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达到20万余小时。连续三年荣获“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0多支团队荣获“优秀团队”、近百名教师和学生获评“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志愿服务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华志愿者协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社会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社管青年”校内外影响力大幅提升。

【案例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社管青年”志愿服务德育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金年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志愿服务中书写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经过近10年的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体现我院办学、专业、文化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实践成果--“社管青年”志愿服务德育品牌获评北京市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

社管青年持续服务“幼老康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走进遂川、莲花,以精准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为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其中,发挥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优势,携手专业社团为残疾人定制、装配假肢,为脑瘫患儿装配脑瘫矫形器服务16年,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师im体育技作品《稳健者助老多轴免荷膝踝足矫形器》荣获2021“青创北京”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 2  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证书 

2. 文化育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年会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民政职业教育和民政干部培训的“头雁”作用,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沉浸式学习模式,依托“理论课堂”、“思政课堂”、“红色课堂”、“实景课堂”,多维度、有重点、全覆盖地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更走心,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

通过党委班子成员“每周一读”读书活动、每周三下午集中学习、师生联学、党支部联系一个团支部等活动搭建全院师生共学的“理论课堂”。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纵览》展览、全国共上“四史”思政大课等多种形式激活“思政课堂”。通过主题征文、读书、红歌经典传唱、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打造师生身边的“红色课堂”。通过设立党史教育学习图书角、重走长征路、“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等活动打造沉浸式“实景课堂”。

 

【案例二】红歌献给党 经典润民政

2021年学院以“唱响红色经典 感悟百年初心”为主题,组织师生开展合唱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展、有奖答题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参与师生6000余人次,使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园内“火起来”。

624日,学院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学院师生代表等1000余人观看演出。演出在《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帷幕,深情歌唱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和真诚爱戴,热忱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接下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光的赞歌》《誓言》《信仰》《民族团结心向党》《春天的故事》《奋进百年正芳华》《红旗飘飘》《永远跟你走》《再唱山歌给党听》《共筑中国梦》等11个节目精彩纷呈,分别以歌舞、话剧、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歌颂党的苦难辉煌,致敬革命先烈高举旗帜、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揭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呈现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亿万人民同心奋斗的宏伟画卷。最后,全体人员一起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广大师生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激励引领大家进一步凝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奋力开创新时代民政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 3“唱响红色经典 感悟百年初心”合唱比赛

3.民政精神

学院根植民生领域急需,服务京津冀和民政行业,主动对接儿童、老人、残疾人服务和婚丧服务,形成民政特色鲜明的“幼老康故”专业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民政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为核心,挖掘民政通识教育内涵,打造“民政大讲堂”、民政主题实践活动、民政楷模进课堂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深入研究和挖掘民政职业精神内涵和价值核心,将中华民族“育幼、孝老、助残、善逝”等优良传统与民生服务领域专业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相结合,使学生“知民政、爱民政”,主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做技术过硬、品德高尚的高质量民政人才。

 

【案例三】 志愿服务践行民政精神

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组织师生参与了以“学史力行--社管青年再出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11名师生赴江西省遂川县共建基地开启了为期31天的岗位锻炼。

本次支教活动服务涵盖了4个乡镇,200余个孩子,100余位家长,31天的日夜陪伴,从仙溪村到大屋村再到界溪村、洛阳村。服务次数达91次,受益人数2480人,受益人群覆盖老年人、儿童、家长、未成年人、残障人士。此次活动主要事迹经3个公众号推送,3家电视台报道,浏览量万余次。此次活动主要围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寓教于乐,开展亲职教育、体育游戏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服务当地儿童,同时得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生们进一步扎实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对行业和专业的信心。

 

2- 4江西遂川支教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三)在校体验

1.全方位开展入学教育,加快适应学校生活

入学教育是学生的大学生涯第一课,为了做好入学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学生处与各二级学院分别制定了迎新方案和入学教育方案,组建迎新工作小组,在新生入校的第一时间、各个环节帮助引导学生。为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学校,顺利、平稳地完成过渡,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培养遵纪守法、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各二级学院举办了师生见面会,开展了入学第一课、专业认知讲座、党团知识讲座、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专题讲座、校院规章制度解读讲座等专题教育讲座;对接大兴团河监狱进行警示教育,进行《刑法与生活》讲座;组织实训室参观,完成入学教育考试等特色活动。

2.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演绎精彩校园文化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在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管理,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严格实行学生社团登记报批制度,选拔一批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设置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文化、体育、艺术和学术活动,社团文化发展成效显著。

目前学院共有院级备案学生社团20个,社团类型覆盖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知识技能类、创新创业类、公益志愿类、思想教育类。学院每年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已经成为展示社团风采,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的文化艺术氛围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社交能力、实践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2- 3金年会社团明细

序号

社团代码

社团名称

社团类别

现有成员数

学校指导部门

1

20161002

礼仪模特社团

文化艺术类

20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2

20161003

678舞蹈社

文化艺术类

47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3

20161004

MDI话剧社团

文化艺术类

38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4

20161005

MZ街舞社团

文化艺术类

98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5

2012334

动漫社

文化艺术类

40

生命文化学院

6

20161007

书画社团

文化艺术类

43

院团委

7

20161010

子期汉服社

文化艺术类

32

老年福祉学院

8

20161011

声乐社

文化艺术类

53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9

20162003

散打社

体育健身类

51

体艺教研室

10

20162008

足球社

体育健身类

35

体艺教研室

11

20164001

C世界计算机社团

知识技能类

30

信息与技术交流中心

12

20166001

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创新创业类

25

学生处

13

20167001

青春红丝带社团

公益志愿类

26

院团委

14

20168001

多媒体社团

信息传媒类

37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15

20168002

主持人社团

信息传媒类

22

老年福祉学院

16

20161001

青年国韵社

文化艺术类

28

院团委

17

20162007

大学生素质拓展协会

体育健身类

17

思政教研部

18

20162005

wayward滑板社

体育健身类

67

体育教研室

19

 

国旗护卫队

政治思想类

50

院团委

20

 

青年志愿者协会

志愿公益类

273

院团委

数据来源:金年会2020-202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3.以赛促学掌握理论知识,以赛代练提升专业技能

1)学生技能提升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营造浓厚的“学知识、强技能、提素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大赛机制,实现“学以致用、践以促学”的目标。

校级比赛:20215月启动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月”活动,共计有18个赛项,1986名学生参赛、123名教师参加赛项指导。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助推作用,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2- 4金年会2021年学生技能竞赛月活动项目设置表

序号

承办院系

赛项

1

老年福祉学院

1. 健康与社会照护技能大赛

2. 养老服务技能大赛

3. 护理技能大赛

2

社会工作学院

1. 社会工作培英知识竞赛

2. 社会工作菁英技能大赛

3. 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竞赛

3

康复工程学院

1. 人体解剖知识竞赛

2. 康复技能大赛

4

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

1. 学前教育技能大赛

2. 育婴员技能大赛

5

生命文化学院

1. 殡仪服务员技能大赛

2. 遗体防腐整容师技能大赛

3. 遗体火化师技能大赛

4. 墓地管理员技能大赛

6

婚礼文化与传媒学院

1. 花艺技能大赛

2. 会计技能大赛

7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1.“外研杯”英语写作大赛

2. office技能大赛

 

 

 

 

2- 5各教学单位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合影

市级比赛: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向社会展示职业学校学生精湛技能、进取精神以及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2021年学院大力鼓励学生参赛,教师参与辅导,并且在工作量计算办法中明确了工作量奖励标准,积极选派优秀学生去参加省级、市级技能大赛,成绩显著,与此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我校与其他职业学校的沟通和交流学习,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

2- 5金年会参加市赛项目清单(部分)

项目名称(全称)

项目类别

日期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科技文化作品

202010

第十一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北京地区(戏曲表演类业余组)

科技文化作品

202012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

科技文化作品

202012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北京赛区)

科技文化作品

202012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

其他

202012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北京市初赛

技能大赛

202009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

技能大赛

202010

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赛

技能大赛

202105

首都高校诚信演讲比赛

其他

202011

北京高校兵棋推演大赛

技能大赛

202105

“互联网+”创业大赛

科技文化作品

202010

“首都好幼师”绘本故事演绎大赛

其他

202105

第十一届全国民政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202107

202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

其他

202106

第四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

其他

202108

2021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

其他

202106

2021年老年健康照护

技能大赛

202107

 

国家级比赛:国家级比赛对选手的体力、心理和技能都是巨大考验,本学年我校共计有5个赛项的国家级比赛,全体参赛队分工合理、沉着应对,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最终不负众望,载誉归来。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我校代表北京市参加此赛项比赛,经过与国内其他省市选手的激烈角逐,最终参赛选手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2- 6金年会2021年参加国家级比赛情况

项目名称(全称)

项目类别

日期

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

技能大赛

202009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技能大赛

202105

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202106

老年健康与社会照护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202011

 

2)学生文体活动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项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在北京首都高等学校第58届秋季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有11人次学生取得个人前八名的好成绩,夺取第23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北京赛区决赛冠军、首都高校第十一届拓展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除在体育赛事中大放异彩之外,在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


2- 7  金年会2021年文体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比赛名称

奖励类别

授奖单位

获奖

级别

指导

教师

获奖

学生

获奖名次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

国家级

宋珺璐、刘芳宏、孙丽丽

杨宇靖

二等奖

2

第二十二届CUBA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省部级

黄帅

吴思淼等15

第六名

3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曾丁丁

男子跳远第八名

4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郑家朋

男子800米第六名

5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董建浩

男子800米第二名

6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冯宇轩

男子400米第八名

7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勒则拉呷

男子1500米第八名

8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孙瑞冬

女子1500米第八名

9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隗雅鑫

女子五项全能第三名

10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于洁

女子800米第七名

11

58届暨第1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李楠

于洁、董建浩、冯宇轩、隗雅鑫

男女混合4x4百米接力第七名

12

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

学科竞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孟凡明

张晓傲

优秀奖

13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曹雅娟

纪文韬、刘博宇,赵栩梓

三等奖

14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冯景明

轩鑫博、周琦、周博

三等奖

15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冯景明

熊百川、滕靖仪、刘硕

三等奖

16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曹雅娟

纪文韬 赵栩梓 刘博宇

北京赛区银奖

17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韩晓婷

阿依夏穆·肉孜,木卡代斯,张乐乐,邱如意,艾尼瓦尔·艾海提,阿力努尔·塔斯恒别克

三等奖

18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王宏强

马博,杨通,刘倩倩,赵千慧,卢丽,马宇

三等奖

19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郝文幸,李晶

陈霄龙,高明轩,孙瑞冬,高妍

三等奖

20

挑战杯

创新创业竞赛类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郝文幸

陈霄龙、郑文浩、曹昊添

北京赛区三等奖

21

第四届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杨静

马则华

三等奖

22

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

学科竞赛类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孟凡明

范明

二等奖

23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孙源李旭

刁千禧、郭薇、杨文静

三等奖

24

创青春

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孙源李旭

刁千禧、郭薇、杨文静

铜奖

25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管晨楚、申沐南、刘美琪、李志航

二等奖

26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孙源

熊鸿飞、刘欣玥、徐昂、陈梦雅

三等奖

27

第十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张洪来

乔海鑫

三等奖

28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三等奖

创新创业竞赛类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王慧先、李文文等人

何世娇等

三等奖

29

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创新创业竞赛类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

冯天娇

安潇伊李赛楠何世娇梅泸 宋雨轩

三等奖

30

首届北京高校诚信演讲比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张洪来

苏培源

三等奖

31

“互联网+”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徐晓玲

刘懿、赖斯雨、周庆、涂鑫卓、朱存良

三等奖

32

挑战杯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省部级

徐晓玲

刘懿、赖斯雨、周庆、涂鑫卓、朱存良

铜奖

33

关爱留守儿童“情暖童心.乡伴童行”公益项目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

省部级

李默斯

孙澳博

优秀志愿者

44

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

学科竞赛类

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组委会

其他

 

吕新宇

优秀奖

45

第四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 

学科竞赛类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组委会

其他

 

吕新宇

三等奖

46

第四届中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类活动奖励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其他 

杨静

邢思冉

优秀奖

47

第四届中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活动奖励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其他

杨静

刘雪茹

三等奖

48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省级复赛

学科竞赛活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

闫妍

恩合拉斯

二等奖

49

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

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组委会

其他

 

吕新宇

三等奖

50

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指导中心

其他

 

张蓝

优秀奖

51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学科竞赛类活动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其他

卢磊

程露

优秀奖

52

全国人力资源大赛(北部赛区)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创新创业类竞赛类活动奖励、文化艺术类竞赛类活动奖励、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其他

宫文霞

何文静 马欣炎 杨杰

二等奖

53

北京市教委口语演讲比赛

学科竞赛类

北京市教委

其他

李靓子 英语教研室

凯赛尔·热夏提

一等奖

54

踏瑞杯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

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组委会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公司

其他

王红 宫文霞

杨杰,何文静,马欣炎

北京市二等奖

55

疫情防控志愿者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

其他 

 

李文叶

荣誉证书

56

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大型公益活动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其他

 

李文叶

一星级

57

第四届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

文化艺术类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办学指导中心

其他

宋川

李照清

高校组优秀奖

58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

学科竞赛类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委员会

其他

宋川

宋宇薪

Word华北赛区三等奖

59

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康复治疗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学科竞赛类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

委员会

其他 

吴蕾

管维滔

理论单项二等奖

60

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康复治疗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学科竞赛类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

委员会

其他

吴蕾、朱小棠

李辉、唐乐乐、魏博阳、管维滔

团体优胜奖

61

北京高校兵器推演大赛

体育比赛类竞赛活动奖励

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

其他

张洪来

牛士鲲     于伟

三等奖

62

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

学科竞赛类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其他

李靓子

凯赛尔·热夏提

二等奖

63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活动评选奖励

北京市语言文字

工作委员会

其他

王利曼

刘力铭

大学组一等奖

64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文化艺术类竞赛活动评选奖励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其他

王利曼

高帅

大学组优秀奖

65

“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税务技能大赛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

厦门科云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其他竞赛类

罗兰、王秀江

刘珍宇、赵媛、任路佳

优秀奖

66

辛集市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共青团辛集市

居委会

其他

周碧波

冯愉晴

优秀奖

67

巾帼志愿服务项目(疫情期间)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共青团辛集市

居委会

其他

周碧波

冯愉晴

优秀奖

68

疫情防控志愿者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杭锦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其他

丹枫

温艳梅

优秀奖

69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

学科竞赛类活动奖励

北京市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其他

孟凡明

冯愉晴

第三名

70

“首善北京共筑博爱”首都高校红十字知识竞赛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北京市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

其他

张洪来

吴亚男等

团体先锋

71

疫情防控志愿者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竞赛类活动评选奖励

民乐县四坝村

委员会

其他

丹枫

王维贤

优秀奖

72

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

其他

刘倩

刘晓凤、张豆豆、杨萍、古丽妮尕尔·热西提、田晓盼、马钰、柴琳、范晓帆、阿吉古丽·阿卜杜热合曼、努尔比耶·阿卜来提、朱传乐、高妍

一等奖

73

第十二届传统养生比赛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大学生体育

协会

其他

王涛

刘悦 周喆等6 

传统养生体育比赛集体和胃健脾功项目学生组第一名          

74

第十二届传统养生比赛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大学生体育

协会

其他

王涛

闫翡翠  刘悦等6

传统养生体育比赛集体导引保健功项目学生组第七名

75

第十二届传统养生比赛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大学生体育

协会

其他

王涛

赵莉晴

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益气养肺功项目学生组第六名

76

第十二届传统养生比赛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大学生体育

协会

其他

王涛

余泽佳

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导引保健功项目学生组第七名

77

第十二届传统养生比赛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大学生体育

协会

其他

王涛

刘悦

传统养生体育比赛集体和胃健脾功项目学生组第              

78

22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赛区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黄帅

吴思淼等15

第一名

79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团队总分)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邵美娟等21

第一名

80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勇攀天梯)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高义明、王亚淇

第一名

81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女子攀绳)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马慧红

第一名

82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男子攀绳)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扎西泽旺

第二名

83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女子智勇闯关)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邵美娟

第六名

84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男子智勇闯关)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吴建通

第四名

85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同心鼓)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邵美娟等8

第一名

86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团队五项)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刘昱萱等8

第一名

87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蛟龙出海)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张诗玉等8

第一名

88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旗语破译)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裴宇、付宏宇

第三名

89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保密一)

体育竞赛类活动奖励(团队)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吕宝宇等8

第二名

90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保密二贪吃蛇)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李雯雯等8

第一名

91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保密四书山建塔)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马健等8

第二名

92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表演项目一)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王宇

邵美娟等8

第四名

93

北京市首都高等院校第四十届健美操艺术体操比赛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刘倩

房韵、高妍、李明坤、蔡玉文、房民、刘晓凤、张豆豆、杨萍、古丽妮尕尔·热西提

二等奖

94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郭金旭

男子跳远第八名;男子三级跳远第八名

95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勒则拉呷

男子10000米第五名

96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田定国

男子铅球第四名

97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王琛轩

男子跳高第一名

98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隗雅鑫

女子400米第六名

99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个人)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张雯

女子800米第八名

100

11届北京秋季运动会

体育比赛竞赛类活动奖励(团体)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其他

李楠

李韩丹等10

最佳组织奖

 

 


【案例四】女子篮球队蝉联北京市高职院校篮球联赛冠军

202010月,我院女子篮球队在黄帅老师指导下,以不败战绩连续第三年荣获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北京赛区冠军,实现了我院学生体育竞赛成绩的新突破。女子篮球队员赛场上团结一心、敢打敢拼,赛场下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学习上认真刻苦、创新争优,生活中互帮互助、品行优良,受到广大教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好评。学院女子篮球队的优异成绩和队员的优秀品质在北京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得到广泛传播,“社管女篮”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代表。

 

2- 6女子篮球对比赛照片

4.学生资助精准,帮扶细致入微

学校将教育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坚决落实好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积极探索精准资助的新思路新方法,构建精准帮扶工作模式。健全规章制度、精准认定资助对象、按需搭建资助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政策、重点关注特殊贫困家庭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经济资助,并严格执行开展各工作项目,确保各项资助准确有序开展。

2020-2021学年我校教育事业收入为3332.24万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支出为917.078万元,资助经费支出占学费收入27.7%。各类奖助补贴覆盖12136人次,学校困难生生均资助金额达4886/年,全校学生生均1586/年。

2- 8  2020-2021年度奖助学金发放情况

工作项目内容

奖助人次

支出总金额(万元)

备注

国家奖学金

5

4

资助中心拨款

国家励志奖学金

213

106.5

资助中心拨款

2020-2021国家助学金一等

400

177.84

中央财政

2020-2021国家助学金二等

984

274.344

中央财政

饮水、洗澡、电话补助

436

8.066

资助中心拨款

退役士兵学费补偿

5

3

资助中心拨款

入伍学生学费资助

117

13.38

资助中心拨款

校级三好学生

150

45

社会助学

院级三好学生

292

43.8

社会助学

校内助学金一等

15

3.6

社会助学

校内助学金二等

27

4.5

社会助学

校内助学金三等

42

4.2

社会助学

温暖回家路

500

10

社会助学

优秀学生干部

91

1.82

学校自有资金

优秀班集体

8

0.4

学校自有资金

学习进步奖

149

2.98

学校自有资金

勤工助学

88

4.22

社会助学

生活补贴

8264

454.614

学校自有资金

义务兵优待金

135

757.833

朝阳区武装部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78

2.34

学校自有资金

院级优秀毕业生

136

2.72

学校自有资金

总计

12136

1925.157

 

数据来源:金年会学生工作处

除学校奖助学金外,各学院积极支持拓展校企合作奖学金,以奖励专业知识牢固、专业技能突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学院康复工程学院设狮博士奖学金,生命文化学院设同泰奖学金和生命文化节奖学金,2021年获奖情况如下:

2- 9 校企合作奖学金发发放情况

项目名称

奖助人次

支出金额(万元)

备注

狮博士奖学金

18

3

校企合作奖学金

同泰奖学金

6

3.2

校企合作奖学金

生命文化节奖助学金

114

14.7

校企合作奖学金

 

重点帮扶,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和特别困难群体教育扶贫工作。特别困难群体学生是高校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对象,2021-2022学年,我校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家庭经济困难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在落实国家和社会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地区32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2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各类资助金100余万元。同时学校开发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专项技能培训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抓好精准施教切入点,扎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抗击洪涝灾害与疫情,提升学生感恩与志愿服务能力。洪涝灾害发生以来,为了切实做好灾区学生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学院树立“资助帮扶到位、情况沟通到位、心理关爱到位”工作理念,安排专人和专项资金,推出了系列暖心举措。举措的推进落实,得到了灾区学生的积极反馈与感恩,也激励了所有学生共同抗击洪涝灾请与新冠疫情的决心和信息。

开展就业帮扶,助力贫困学生就业。学校对2021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建档立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试行“中层干部一对一帮扶”根据学生就业困难的不同原因、不同进展进行针对性指导。做好困难毕业生离校后的工作衔接,落实各级各类就业帮扶政策。学校主动对接困难毕业生户籍所在地的人社部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惠政策、经济援助等方式,利用校企合作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通过多渠道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2021年,我校共 1565名毕业生,其中家庭经济困难毕业学生427人,截止1018日,困难生就业人数为359人,就业率为 84%。建档立卡毕业学生83人,就业人数为79人,待就业4人,就业率为94.04%。

5.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平衡发展

为满足学院学生管理需求,加强我院在校大学生心理服务,学生处于202012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月”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开展2020级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工作。面向2020级学生通过手机平台发布二维码问卷,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形成学生心理普查报告,为有针对性的关注重点群体,开展思想心理辅导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服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主题包括:1.团体凝聚力的提升 2.大学生学习适应训练营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探索5.我的情绪我主宰 6.自信心的培养与提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月”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培育学生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平衡发展。

(四)就业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

整体来看,我校就业率保持平稳,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率略有降低,保持在85%左右。近三年,就业形式主要以灵活就业为主,占比为53.6%左右,其次是签订劳动合同16.4%和专升本10.3%

2- 10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年度

毕业生人数

就业率

2019

1444

94.04%

2020

1291

81.63%

2021

1555

85.40%

 

 

2- 7近三年毕业生主要去向统计

数据来源:金年会学生工作处

2.就业现状

整体来看,近三年我校毕业生收入逐年增加,成递增趋势(如表2-10)。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度均达到了60%以上(见表2-11),满意度均在70%以上(建表2-12)。

2- 11近三年毕业生年薪统计

序号

年度

年薪(万元)

1

2019

4.82

2

2020

5.28

3

2021

5.56

2- 12近三年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统计

序号

年度

专业相关度

1

2019

73.47%

2

2020

66.67%

3

2021

72.41%

 

 

2- 13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统计

序号

年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

1

2019

74.13%

2

2020

73.43%

3

2021

73.76%

3.专升本比例

近三年,我校专升本比例相对平稳,基本稳定在8%以上,近两年基本维持在11%以上水平。

2- 14近三年毕业生专升本统计

序号

年度

专升本比例

1

2019

8.52%

2

2020

11.30%

3

2021

11.19%

4.创新创业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学院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理念,营造学院创业氛围,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桥梁推动从“创业意识”到“创业实践成果”的转化。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中,我院11个项目分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职教赛道三等奖5个,青年红色之旅赛道三等奖1个。

【案例五】疫情影响就业难,创新创业开新篇

婚礼文化与传媒学院2018级婚庆服务于管理专业毕业生刘德利同学在经过3个多月的毕业顶岗实习后,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在疫情冲击下,婚庆行业岗位需求量大幅缩水,在得知刘同学这一想法后,院领导和老师都鼓励其在市场考察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大胆尝试,努力创新,稳扎穏达把婚礼私人定制工作室做起来。

经过前期的市场考察,刘德利同学将工作室地址定在了河北唐山,目前已经完成工商注册手续,开始正式运营。秉承着做每对新人梦中婚礼的理念,刘德利同学所创办的初心婚礼私人定制工作室工作室积极开拓户外草坪婚礼市场,承包了一片土地种植草坪。此外,还与唐山市春华秋实园林酒店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承接酒店婚宴的合作订单。刘德利同学表示,虽然起步阶段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自己会一步一步走稳,把工作室努力发展好,不负学院三年的用心培养和自己三年的努力学习!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二、 
教学改革

学院坚持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教学工作,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专业群发展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力的提升了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

学院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校民政教育特色,制定《金年会“三全五育”综合改革建设方案(2019-2021)》,形成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和格局(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发展)。

1.思政育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完善课程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提升大学生“四史”学习效果

为喜迎建党百年,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增强课程吸引力,20215月,思政教研室在2020级学生中开展了以“百年辉煌路、奋斗正当时”为主题的首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经过初赛的角逐与选拔,共有15位同学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

参赛的15位同学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四史”相关内容进行选题,讲解的内容不仅显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而且立足自身专业,展现民政特色。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此次讲课比赛活动深化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的认同和思考,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

 

3- 1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2.专业育人

学院根据北京“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建设要求,进一步确定大力加快培养学前教育、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治理、逝者服务等民生领域专业人才的发展定位,重点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学前教育、假肢与矫形器技术、婚庆服务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骨干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健康养老专业群、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等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群)建设单位专业,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水平与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

3.体育育人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体育教研室一直秉承“三化改革(职业化、信息化、一体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做到“五育并行,体育先行”。围绕学校定位,立足学生需求,体育教研室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育人项目,以项目为主导,设立篮球、田径、素质拓展、健美操、健身气功等校属运动队,从多方位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身体,推进素质健康教育,形成“比赛有胜负,健康无输赢”的运动理念。每年10月举办的秋季运动会更是学校一大盛事,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比赛中,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成为了学校体育育人的重点项目。在“体教融合、体职融合”建设理念引领下,学院构建了“三全、三课、三教、三评”的体育课程新体系,形成了“以体为伴、健全人格,以体育魂、为国强体,以体促技、为民服务”的校园体育精神,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和典型案例。

【案例七】发挥素质拓展教育功能,实现体育特色育人效果

20215月,在北大、清华、人大等近30所高校参加的首都高校拓展运动会中,我院素质拓展队在王宇老师指导下,连续第三年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稳定了我院在首都高校素质拓展运动中的领跑地位。我院素质拓展代表队坚持科学管理、常年训练,队员之间团结友爱、亲如兄弟,优良的团队作风、包容的团队文化和积极阳光的团队精神吸引了更多普通学生加入这个集体。不少队员开始加入队伍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与人交流不主动,一些队员来自偏远地区家庭贫困,个别同学更是父母双亡,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多疑、过分敏感等心理问题。而素质拓展队这个大家庭,通过体育运动接纳了不同性格秉性、家庭出身和地域特征的学生,利用思想教育、团队建设、日常训练和竞赛活动等形式慢慢改变着大家,很多同学由于加入素质拓展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主动和乐观,一些同学锻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练就了精湛的素质拓展教育技能,成为了优秀的素质拓展培训师,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金年会素质拓展代表队已经成为学院体育育人的优秀典型代表,育人理念、手段和措施在兄弟院校广泛传播。

3- 2素质拓展活动照片

4.美育育人

学院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为契机,全面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引入高水平艺术专业师资,补齐美育教育短板,结合民政部、学院重大庆典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建设具有民政特色的美育育人品牌。

【案例八】 音乐中的党史美术作品展

儿童发展学院通过学习、演唱音乐歌曲将所听所感会化成美术作品,庆祝建党100周年。

广为流传的《英雄赞歌》从创作过程到创作人都能看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我的祖国》深切的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学生们认真了解每首歌的时代背景、感受每首歌背后的爱国情怀,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向英雄致敬,为党献礼!

 

3- 3学生创作作品

5.劳动育人

学院党委委员多次组织落实劳动教育专项会,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整体优化学院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二级学院积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注重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一是与专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二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将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品质等能容充分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课程育人、专业育人,让学生在专业课堂中得到劳动教育的浸润;三是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四是与党建相结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向时代楷模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不断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五是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学校每周三下午宿舍劳动的安排下,结合宿舍管理规定,整理个人内务,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案例九】充分利用校内劳动场所、统筹安排课内外实践时间 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

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充分结合校内劳动场所,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教育课程化。制定了《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20级学生每人一本《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学生劳动教育记分册》,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及学生劳动教育记分手册制定了《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实训室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每次劳动时长不少于0.5小时,每次按不少于0.5学时计算,每学期劳动时长不得少于2学时。

根据以上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本院学生每周三下午固定全面彻底打扫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所有实训室,每节课后常规打扫实训室,以及不定时打扫各办公室。将学生们每次劳动内容、时长、以及评价记入学生们的劳动教育记分册。

(二)专业建设

全面对接高职教育、民生民政及京津冀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了“增、调、稳、退”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了以健康养老专业群为基础,儿童教育、社会工作、矫形康复、殡葬婚庆等专业群为支撑,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为补充的特色专业体系,24个专业及方向高度契合我国紧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人才需求。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出发点,以促进就业为落脚点,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专业一特点”校企育人格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以校企双重主体育人为根本,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为保证,以岗位职业能力提升为途径,通过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企业与院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确定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三阶三化”课程体系与“五位一体”实习实践模式,培养目标更明确,课程设置更合理,实践能力更突出,培养质量更优异。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构建“三维立体化全方位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素质养成、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三维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创建专业文化、专业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理念、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学前教育专业按照“1+n”“引进1家机构入校深化合作,拓展与多家机构广泛合作”的思路,拓展大兴区为周边及其他北京的合作机构,满足专业学生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阶段实习。康复工程学院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产教融合”融入于课程实施,深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产业升级改造”突破课程设置,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重点之一。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以福彩文化内涵“公益 慈善 健康 快乐 创新”做为彩票专业教育理念,首设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彩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营销、管理、维护、设计”四项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 “两模块、两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了“三赛一综”递进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三观三能”的综合职业素养。

 

3- 4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与睿智全纳共建实训基地启动仪式   

 

 

 

3- 5社会工作学院“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2.特色专业建设

学院目前有健康养老和康复辅助技术两个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群,1个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北京市骨干专业,7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和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覆盖到各个二级学院。

老年福祉学院依托健康养老专业群,护理专业在开展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与企业/医院紧密结合,发展老年特色的护理专业。着力探索了护理教研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逐步向三全育人教学体系迈进。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带动技术融合,引领行业发展进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方位整合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20217月,此专业成功申报第一批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辅助器具适配基地,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可推广、可输出的培训模式,极大提升了专业和学院知名度。生命文化学院加强基于生命文化理念的殡葬专业文化建设,加强政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实践,双导师双场地双主体育人机制逐步形成。

【案例十】 依托工程师学院,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康复工程学院持续开展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项目建设,依托工程师学院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初步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假肢与矫形器技术专业学生在曹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足部矫形实践项目”。在熟悉生产实践过程、熟练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与企业形成兼职或合作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参与生产实践。以兼职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了解企业管理和运营,引导学生从虚拟课堂走向实际临床。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和不足,再次从临床返回课堂,不断成长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了教师带教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带教低年级,形成“工作-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模式。

 

3- 6“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3.1+X证书制度试点

学院积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贯彻《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并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任务。为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我院发布了《金年会(民政部培训中心)“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能分工以及五大建设任务,制定了围绕证书遴选、师资及学生培训的相关工作程序,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初步统计,2021年我院有10个专业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约700名学生参加老年照护等9个试点证书的考试。

3- 12021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一览表

序号

试点证书

试点专业

级别

本专业在校生数

申请培训人数

1

失智老年人照护

失智老年人照护

老年服务与管理

初级

283

54

老年服务与管理

中级

283

64

康复治疗技术

初级

310

10

2

老年照护

老年服务与管理

初级

283

72

老年服务与管理

中级

283

62

康复治疗技术

初级

310

10

3

幼儿照护

学前教育

初级

210

18

4

婚礼策划

婚庆服务与管理

初级

75

75

5

社区治理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

初级

31

25

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方向)

初级

38

25

社会工作

中级

282

67

6

殡仪服务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初级

113

12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中级

113

24

7

遗体防腐整容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中级

113

30

8

老年康体指导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初级

135

58

9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中级

337

85

(三)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构建

学院各专业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教学能力大赛为契机、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手段,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抓手,将职业标准、学科竞赛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大赛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案例十一】以生命文化为核心内涵,制定“三阶”递进的课程体系

生命文化学院深度整合传统以殡葬文化为理论基础的殡葬专业课程体系,创建生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殡葬专业课程体系,将学科论的殡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职业论的殡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殡葬专业人才质量。以生命文化为内涵的生命文化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培养具有生命情怀、德技双馨的殡葬技能型专门人才。构建了“三阶”递进的生命文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命文化理念基础教育教学;第二阶段是针对三个专业方向(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现代殡葬服务与管理、现代墓园管理与服务)的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子体系,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竞争力;第三个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生命文化基础课程主要设置有“生命文化”、“社区生命关爱”、“殡葬心理”、“悲伤辅导”、“临终关怀”、“殡葬社会工作”、“生命与殡葬讲座”等,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校园进行生命教育宣讲,开展生命文化大讲堂,培养学生具有尊重生命、止于至善的专业文化理论素养。

 

3- 7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专项建设

1)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导向,深化教书育人内涵,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教师能育人”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22年,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示范课程;提炼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2021年,我院出台《金年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是后续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2021年我院共有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加强优秀课程、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学院出台了《课程思政示范课听课工作方案》,强调在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坚决杜绝浮于表面的思政元素的生搬硬套。

【案例十二】《彩票文化与职业伦理》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学院张增帆老师主讲的《彩票文化与职业伦理》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张增帆、付金梅、金奂亨、孙慕梓、栗坚老师组成的授课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该奖项的获得,是对我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肯定,加速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我院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教书育人内涵,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教师能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8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证书

2)在线课程建设

按照《金年会在线课程建设方案》规划,2020-2022年学院全面启动实施校级在线课程建设与评选活动,通过三年的建设,实现“三全两高四开放”的建设目标。2021年我院共立项88门在线课程,其中初级44门,中级38门,高级6门。经过两年的建设,全院所有课程已基本实现线上教学,部门核心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

3)课程开发

为了行业数字化转化升级,周大伟老师负责开发了《3D创意设计与打印》课程,该课程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采用3Done Plus软件、中望3D软件、Meshmixer软件引导学生解决临床中常见的矫形器3D打印、假肢3D打印、康复辅具个性化设计等方面的数字化技能。

(四)教材建设

学院重视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作用,鼓励教师编著具有学院特色并且满足高职教学需求的高水平、高质量教材,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能推进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发展的教材予以支持。我院已组织编写并出版假肢装配工系列培训评价教材3册,矫形器装配工系列培训评价教材3册,孤残儿童护理员系列培训评价教材6册,教育部1+X证书试点培训教材四套。计划12月份出版殡仪服务员系列培训评价教材6册。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的四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名单。《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教材》2020年底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职业教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发行6.3万册。我院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中,有1本教材获得了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

【案例十三】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学院推荐了由我院教师主编的4本优秀教材参加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其中赵学慧老师主编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和杨根来老师主编的《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经过市级评审,被北京市推荐参与国家评审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经过国家评审,我院赵学慧老师主编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荣获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

(五)课堂革命

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停课不停学”期间,我院各部门均启动线上教学,学生返校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学习监控,提高学习质量,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线上资源库,完善了电子教案、课件和测试题库,实现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2.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专业典型案例引入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分析案例理解相关专业理念和理论知识;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完成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在师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中,完成整体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一个个知识点按照模块分解成一个个需要师生 完成的完整的“项目”工作,围绕这个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模拟教学法,模拟一个与实际功能相同的工作场景与工作任务,在模拟完成任务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的全面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六)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改革

康复工程学院将假肢矫形器数字化设备、软件引入教学。开设《3D创意设计与打印》、《假肢矫形器CADCAM》等课程,开展假肢矫形器3D打印设计和CADCAM设计技术,引入企业技师雪峰、于冬冬等参与假肢矫形器数字化技术交流和专业课程建设,曹萍、张强、汪波老师等将CAD-CAM设计模块引入脊柱侧弯、下肢儿麻、小腿假肢等课程实践中,引入学院的数字化患者模型和已经CAM加工完成的模型为学生讲授相关脊柱侧弯、下肢儿麻、小腿假肢等相关知识,推动假肢与矫形器技术专业CAD-CAM数字化课程建设。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木有共有109个校内实训室,3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老年福祉学院完成了护理专业实训室设备采购招标,促成了与华生康复医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拓展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打下了基础。社会工作学院各专业设立了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室,用于专业实验教学、专业实践、专业研究、对外服务和社会实践。建设有社工实验室、个案小组实训室、心理减压室、户外拓展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面试模拟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可供学生在课程和实践中使用。20217月,假肢与矫形器技术教研室基本完成大兴校区1300㎡的实训室功能规划和设计,包含假肢取型实训室、修型实训室、树脂成型实训室、板材成型实训室、假肢矫形器装配实训室、打磨实训室、训练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计算机加工实训室、矫形鞋垫加工中心等14个校内实训室。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在校内建有国内一流的辅助器具实训室,设备和工具齐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临床康复医学科实际工作环境为基础建设智能康复实训中心,目前有5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习基地。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共有15间实训室3个特殊儿童教育实训室以及美术与环创实训室,实训工位数共计728个,实训设备及软件等共计715个,其中大型设备42个,设备总值高达800余万元。目前与32家单位开展了合作教学,其中幼儿园类单位占70%。早教机构8%。学前特教机构占12%。生命文化学院协同行业资源,对现有实习基地进行评估与调整,通过生命文化学院举办的每年一次的行业盛会——生命文化节举行实习基地签约仪式,在学生培养、平行实习、顶岗实习中表现“活跃”的实习基地不少于60家。

(七)产教融合

1.校企合作内容

以发展民政类特色专业为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幼老康故”特色专业。依托继续教育和“1+X”证书试点,广泛面向社会开展在岗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积极推进校企深度产学研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工程师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鼓励二级教学单位与社会资本建设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在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配套支持。在做好实习对接、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传统合作基础上,做好特色学徒制,大师工作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2020-2021学年在制度建设基础上,产学合作中心建设了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实施校企项目的动态化管理。目前平台上累计合作企业项目215个,合作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累计提供实习岗位976个。

2.校企合作平台

依托老年福祉学院牵头组建中国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金年会提供校内实训场地,北京上医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合作企业投入资金、设备等,采取共建产业学院模式,共同建设符金年会方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要求,并具备一定社会服务和培训功能的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同体,依托院方下属部门老年福祉学院,共同设立“上医健康管理产业学院”,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形成“医师联盟-产业学院-体检中心”深度产教融合模式。

成立格林彩虹矫形器工程师学院,不断深化康复辅具、医疗健康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升级改造传统假肢矫形器制作工艺,创新教学内容;初步打造全国康复工程技术创新服务人才育训中心和云平台;筹备建立工程师学院框架下的经营性实体;推进康复工程技术技能培训、鉴定和1+X证书一体化服务;培养精通假肢矫形器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企业市场(生产)需求为推动力,产教多维度融合,将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有机结合。

成立海涛生命服务工程师学院和“现代殡葬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通过与秦皇岛海涛集团共建工程师学院,聚焦首都群众关切,精准对接首都高品质民生需求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进殡葬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切实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打造“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六位功能为一体的产教共同体,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首都殡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百姓对“逝有所安”的基本民生福祉需求。

学前教育专业与北京美林集团在2019级组建合作共育班。企业与校内专业老师紧密合作,全面深入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包括参与校内第一课程教学、保育实习安排与指导、担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开展专业讲座和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观摩实践。

婚礼文化与传媒学院与秦石教育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会计专业建设为基础,引进行业先进资源,共建“智慧会计工厂”,导入企业实际业务,紧密融合专业教学,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形成适应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做”校企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模式。同时在师资培训、合作研发教材、1+X证书研发、实习实训、解决就业、创新创业等更多方面深入展开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

3.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成果

“上医健康管理产业学院”提供了多家校外健康管理相关企业的见习、实习岗位,在产业学院或产业学院合作的企业内以工学结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方式可完成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生产实践活动,并最终实现在企业的就业。产业学院从2022年开始每年提供不少于健康管理专业当年毕业生总人数1.2倍的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并确保毕业生总人数的80%能留在产业学院或产业学院合作的企业内就业,且持续为提供创新创业提供便利。经过上医健康管理产业学院1年多来的运营,建成了9间实训室,在建一间实训室,教学运转顺利,校企合作氛围良好,并在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成功承办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北京市教委“职教月”,大兴区青年志愿者等多项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实践锻炼,丰富了理论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

格林彩虹矫形器工程师学院通过校企协商明确了工程师学院五个顶岗实习岗位,包括生产技师岗(成型、打磨、组装轮换)、医生助理岗、行政助理岗、平台测试岗、矫形器CAD设计岗。实习期间,基本按照企业员工岗位要求和考核方法管理学生,企业指导教师每个月为学生考核打分,并将分数纳入工资奖惩制度中,及时有效的激励学生。在充分做好防疫准备,克服疫情困难的前提下,工程师学院共接收2018级假肢与矫形器技术两批实习学生共计32名,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3- 9学生在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实习

针对殡葬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现实问题,学院与海涛殡葬用品公司共建工程师学院,探索育训结合的专业建设新模式,为中国殡葬教育提供范式借鉴。优化课程体系,升级教学内容。创建基于生命文化理念的课程体系,探索重组“生、终、殡、葬、祭、传”模块化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流程划分为生命文化、临终关怀、遗体接运、殡葬礼仪、殡葬营销、遗体防腐、遗体整容、遗体火化、陵园管理、悲伤辅导等十个教学模块。着力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能力。构建双主体、双场地育人模式,建设结构化师资团队,实施模块式教学;加快殡仪服务和遗体防腐整容1+X证书制度试点,开发教材36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采用CADCAM、多媒体、虚拟仿真、3D打印、全息投影等技术,完成工作场景仿真训练,实现教学过程与服务流程对接。校企共建平台,实现多元合作。打造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的现代殡葬协同创新实训中心。制定各类标准多项、获得技术专利11项。实施育训结合,扩大培养规模。学生职业教育和殡葬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并重,培养培训年均不少于1000人次。

【案例十四】 “会计工厂”提供跟岗实习机会

我院与秦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校内会计工厂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会计工厂设置了企业财务管理真实岗位,引进企业账务。学生在校内指导教师带领下,跟着企业师傅实帐真练,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20211018日开始,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会计专业组织19级学生开展跟岗实习。1018-1022日为我市第三季度报税大征期,学生在会计工厂企业师傅的带领下,以会计工厂实账为实习资料,集中学习了理票、记账、审核、报税等实务工作,跟岗实习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3- 10学生在“会计工厂”实习情况 

(八)师资队伍

1.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双师”素质,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依托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及学院与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年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20个工作日)的实践锻炼制度。实施校企教学骨干互聘计划,实现双向促进、双向提升,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支持教师参与“北京市素质提升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专业师资格局,充分发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2020年我院入选北京市职教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把师德专题教育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开展全体专兼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支部专题学习会等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专题教育纳入党史学习教育及干部培训内容,倡导“劳模精神”“匠人精神”,宣传优秀师德典型,引领良好风气。强化二级院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3.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再创佳绩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理念,以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加大“三教改革”推行力度,积极创设教师发展平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大赛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促进“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学院的高度重视下,各教学团队经历初选和打磨培育、院级决赛选拔等环节,推选出十支教学队伍参加2021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共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奖率100%

【案例十五】 教学能力大赛再度荣获北京市一等奖

20201212日,生命文化学院的邢珊珊教学团队在教育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佳绩,实现金年会历史性突破。

2021年,老年福祉学院张欣教学团队的《老年人典型疾病的全过程护理》,经过学院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校内外资深专家团队的帮助和指导,以及团队成员认真研究、精心准备后,在202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被北京市教委推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九)信息化技术应用

1.助力教学管理

2021年,学院教育信息化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既定目标,即: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服务体验。

利用“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搭建网络课程,为教师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力支撑;利用“正方教务系统”,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利用“企业微信”,启动线上服务计划,将一批业务全部采用线上审批,使师生少跑,少找,少签。

【案例十六】 企业微信启动线上办公,面向多个群体开通业务审批服务

企业微信是学院教职工办公、工作沟通的主要平台,为提高业务审批效率,简化签字流程,在企业微信平台上开通多个业务办理审批流程,基本涵盖常用群体的日常业务需求。

面向学生,开通档案查阅、课程缓考、免修、休学、保留学籍、复学审批等;面向教学管理人员,开通教研室主任专用学生实习计划审批,教学秘书专用工作量审批及教务处归口管理专用的合同备案手续;面向教师,开通调停课审批,空余多媒体教室申请,取消学生考试资格审批,学生成绩修改审批,各类工作量审批等。

 

3- 11企业微信业务审批界面

 

2.助力教学改革

今年,根据疫情情况和学院线上教学要求,适时在企微平台开通线上授课功能及班级线上会议功能,师生通过企微的线上教学方式,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的,截止目前,线上教学课时已累计约2000小时,会议时长683小时,为全院师生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线上教学服务。结合企微平台,为学院各二级学院、日常业务部门针对学生请假、证件补办、档案查阅等突出需求,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计了各类审批流程15个,每月产生新数据近千条;为了便于广大教职工课时的统计申报工作,改变以往的纸质申报方式为线上申报,我部门根据教务处、组织部、学生处等部门的需求,对以往的课时统计工作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现有流程反复讨论、设计,在迭代了3个测试版本后,最后形成了一个具有20个申报流程的课时统计功能,覆盖了我院绝大部分课时申报场景。

这些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措施,有力的服务了教学需求,解决了教学上的相关痛点,促进了教学改革。

3.信息化教学创新

依托职教云课堂平台、仿真模拟实训系统、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打造真实工作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在《老年护理》的课程教学中,依托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系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针对重难点引导学习,通过解析微课视频、实训直播等形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社会工作联合了全国11家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院校,及多家家行业组织进行资源库建设,目前已建成课程25门,素材11000余条,已有学生、教师、社会和企业四类用户24000余人。学前教育与早期教育专业实训室安装了幼乐美系统,老师们在上课时可随机调取系统内的线上教育资源传送给学生进行学习。系统中的仿真系统可以真实再现早教中心和幼儿园的真实教学场景。

学院不断整合完善各个系统平台的资源,最终形成了以职教云和学习通两大平台为主的在线学习平台,老师们通过平台进行考勤管理、发起讨论、发布作业、进行随堂测试和单元测验等等,平台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支持老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强大的学习平台既满足了师生课堂教学的需要,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和老师通过平台进行良好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案例十七】 做细混合式教学模式,斩获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2020年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许琳老师团队的《爱心护佑孤残之花,智慧托起折翼天使——特殊儿童照护》项目,利用自主录制的微视频实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实做细。以操作评分标准为指引,任务驱动为主线,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打造线上线下学知识、 练技能、促发展的双课堂。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线上线下课堂应用职教云教学平台实现学习 跟踪智能化、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及时化。 在北京市的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三、 
政策保障

(一)政策落实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带头擘画学院发展蓝图,组织制定了“十四五”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教学培训、行政管理、师生服务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强化了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了党支部组织力,促使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历史自觉、锤炼了党性修养。

学院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持续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建立党委书记、院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发挥好带头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三带头”作用,党委委员与师生开展座谈、联学、联建活动20余次,进一步强化学院党委对思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德育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为抓手改革创新思政课堂,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启用德育实践教学中心,通过大学生讲思政课、师生共讲《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纵览》展览、网上重走长征路、共上“四史”思政大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深刻的理论与生动鲜活的案例、形象直观的影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管理高效、评价科学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教学感染力不断增强。发挥社管青年德育品牌示范作用,协助大兴观音寺街道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助老孝老、扶弱助残等志愿服务,组织25支团队开展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返家乡”“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基层为民服务。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专业布局,新增早期教育专业(国控)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两个专业,完成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中期评估工作;10个教师团队参加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奖率达100%;《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抓实社会服务,与福建、广西、山东济宁市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面向西藏、新疆和江西举办4期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开展7期援疆、援藏民政干部教育培训,培训学员683人次。依托中国民政人才网络学院平台,结合民政业务发展需要和基层需求,建设320门课程的民政特色资源库,服务民政业务领域。启动重庆市假肢装配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举办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殡葬赛项),组织2次《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性考试工作,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燕郊校区南区剩余教学资源与翔宇航空集团开展合作,2500名学生已入驻,开发进展顺利,有力支持学院双校区布局规划。

(二)资金保障

2021年度,根据规划财务司《关于批复2021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规财字〔202129号)批复,学院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合计12,313.1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20.59万元,项目支出2,292.6万元。

根据部规划财务司预算批复,2020年度学院财政收入合计15,585.72万元,2021年度学院财政收入合计12,313.19万元,2021年较2020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减少共计3,272.53万元,其中,项目支出预算削减幅度较大。

近年来,根据财政部及民政部“过紧日子”相关工作要求,学院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努力开源节流,勤俭办学,不断为学院基本运行维护及教育教学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扩大办学规模。

(三)专项实施

1.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执行情况

2020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下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明确了未来四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相关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我院共承接38项任务。

宣传部、学生处、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致力于学生的思想体系研究,已初步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教师能育人”的思政教学模式,涌现出一批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教师和授课团队;组织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目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超过50%;成功申报一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充分了解广大师生需求,本着服务师生、简化流程的原则,持续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企业微信等平台实现了多种手续通过手机审批,正式启用电子校园卡,给师生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教务处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现已进行了两期在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成功申报3个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和2个工程师学院,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1年拟有700名学生参加9个证书的考试,形成校--国家三级教训能力比赛机制,通过超星平台设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教学检查”等栏目,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教学管理透明化,加大了监督力度,提升了教学质量。

2.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智慧校园建设中,智慧校园生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基于“互联网+校园”的创新模式,结合腾讯微卡架设了金年会电子校园卡。

电子校园卡与传统的实体校园卡不同。传统的校园卡式存在着诸如携带不便、容易丢失、充值繁琐、办理流程冗长等问题,师生体验不够良好。而采取电子卡的方式来取代传统卡片,则有效的避免了上述各类问题。社职微卡是一张放在企微平台内的虚拟卡,集合了校园生活和管理的多种功能,师生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接收消息通知、访客预约、进出校门、校园消费等。每个人均有专属的校园码,师生通过校园码,可以连接线下场景,实现打卡签到,刷码消费等多重功能,校园管理与生活完成了有卡到无卡,从一卡通到一码通的迈进。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院不同人员和不同角色,灵活定制了电子教工卡、电子学生卡,电子访客卡、临时电子卡等多类电子卡,累计发放6000多张。

在校园管理方面,以往进出校园时,无论是访客还是学生在进出校园上存在着各类问题,保卫部门的门卫工作也存在着巨大的管理压力。社职微卡改变了以往的校园管理模式,从社职微卡上生成的进出校门二维码,学生在进出校门时扫码登记,通过后即可进出校门,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门卫管理,且达到了实名登记的目的。基于社职微卡的访客系统,使得院内的教职工在访客预约上改变了以往打电话通知的方式,通过转发、自助填写、二维码扫描等方式对访客进行预约,访客通过访客码的方式进出校园,既解决了教职工访客预约,更重要是的数据均可查可溯源,极大的减轻了门卫管理工作。

截止目前,全院师生通过社职微卡进出校园数据22667人次,访客预约1236人次。

在校园消费方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通过测试调试,打通了广为熟知的微信支付渠道,开通了校园轻松付的支付方式,省略了以往的充值步骤,直接与个人微信支付连通,实现即刷即走。我院日均使用微卡消费在8000人次左右。后台系统强大,实时监控各消费机的消费情况,无论是实时对账还是查询退款等工作流程,均能及时解决,提高了效能。

在绿色低碳方面,社职微卡通过采用电子码及身份识别技术,节省了纸张使用和电力使用,直接或间接的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做到了碳中和。目前我院通过社职微卡这一方式累计减排量1550000g,相当于节省纸张近20000张,节省掂量2200多度,获得了腾讯微卡低碳办公AAA级认证。

在提高效能方面,社职微卡通过与个人微信支付绑定,不需要再进行现金充值的操作,减少了工作量。通过后台财务管理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监控及分析能力,有效帮助学院减少工作环节,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协助校园管理,进行数据分析,助力学院领导决策。

 

4- 1腾讯微卡低碳办公AAA级企业认证

 

4- 2财务管理后台数据分析系统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四、 
国际合作

(一)合作办学

学院与日本群马医疗福祉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于20187月获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复,20193月在教育部成功备案,并于2019年首次招生,2020年完成了第二届招生。目前中日合作办学项目共有在读学生86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群马医疗福祉大学教师无法来我院授课,通过安排我院专业教师做助教、日本教师远程授课的形式完成日方教学任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通过引进日本培养介护福祉士的教学视频,开设了“老年生活援助技术”课程。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利用zoom平台直播授课,引进了“老年医疗介护”和“老年认知症介护”两门课程。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利用腾讯会议在2020级开设了“老年生活援助技术”课程、在2019级开设了“社区介护实践”和“居家介护实践”两门课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日合作办学项目班学生无法赴日开展实习交流等活动。20215月,与老年福祉学院共同组织中日合作办学项目班学生见习参观了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华润悦年华颐养中心,增进了学生们对日本养老理念和照护经验的理解,激发了深入学习养老行业的积极性。

(二)国际交流

根据北京社会管理管理职业学院2021年整体工作计划及对外交流实际需求,结合今年国际新冠疫情形势及国际局势,学院2021年持续巩固和拓展境外合作教育项目,积极创新对外交流方式,服务于学校自身能力建设,逐步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1.组织教师参加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联盟培训

为在疫情期间为教师提供国际职业教育最新学习资源,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组织全院191名教师参加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联盟举办的澳大利亚国际师资模块课程;组织51名教师参加该联盟举办的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养老专业师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共计229名教师获得培训证书。

2.积极拓展学院国际交流平台

今年6月,学院组织老年福祉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与韩国釜山加图立大学、韩国敬仁女子大学开展学生互访、学历提升项目洽谈会,并于10月召开学生赴韩交流学习宣讲会,为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专业提升搭建了新的平台。此外,学院正积极与韩国相关院校、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商议推进中文+职业教育项目推广事宜。

3.修订学院对外交流相关制度

今年,为促进国际交流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学院全面梳理了对外交流相关制度,修订发布了《金年会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境)管理制度》(社职院〔202114号)、《金年会学生出国(境)管理制度》(社职院〔202115号)。为确保疫情期间对外交流活动规范化管理,学院国际交流与产学合作中心于202147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学院线上外事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学院线上外事活动的相关管理要求。

(三)国际影响力

1.申报2022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

在民政部办公厅(国际合作司)统筹组织下,学院积极申报了亚洲合作资金支持下“中日韩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计划由我国民政部牵头,结合日韩优质养老人才培养资源,共研中日韩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和养老人才培养标准。当前,该项目已通过民政部规划财务司2022年新增项目评审。

2.推进中文+职业教育项目

为推进中文+职业项目,今年学院已开始组织教师报考国际汉语教学相关资格证书,计划培养一批具备国际汉语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并已通过梳理学院与韩国、日本、泰国、法国等友好院校的合作资源, 计划向境外友好院校输出推广一批具有中国民政专特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五、 
服务贡献

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通过培训、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一)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

1.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

按照“立足民政,服务社会,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的服务管理理念,借助地缘优势,培训部与北京市民政局,大兴区民政局,雄安新区,石家庄民政局密切合作,积极开展京津冀地区民政领域培训工作联动共建活动,服务京津冀地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建共享共赢。

聚焦民政业务重点领域,开展社会工作,养老服务,儿童服务等专题培训,培训人数为3676人,重点解决京津冀地区民政干部能力建设中最急需、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培训拓宽京津冀三地民政干部的视野,提升其履职能力,搭建三地民政干部交流互动平台,推动三地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新局面,促进京津冀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案例十八】 我院教师为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进行业务培训

1016日,受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邀请,我院张增帆副教授为该中心领导干部做了题为“我国彩票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彩票业务培训讲座。讲座由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刘东琦书记主持,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赵磊以及中心副主任等领导干部职工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增帆老师主要介绍我国彩票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全球彩票发展概况,结合国外彩票机构在彩票发行销售业务发展的先进措施,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扬长避短,促进我国彩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路径,最后,张增帆老师依据《拉弗洛世界彩票年鉴》、世界彩票协会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未来我国及世界彩票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6- 1张增帆老师为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进行业务培训

2.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培训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民政部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农村民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创新培训方式,一以贯之支持莲花和遂川地区民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2021年,连续2年,设立中央财政培训专项,以“乡村振兴”为专题,从提升政治和政策水平、提升精准施策能力、提升运用新技术能力、提升链接资源能力等方面发力,精心筹划,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对莲花和遂川地区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训学员120人。切实提升了莲花和遂川地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基层服务能力,他们将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民政智慧和力量。

(二)服务民政民生

1.服务民政业务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治疆方略,全面落实民政部2021年关于援藏、援疆工作方案,不断提升西藏、新疆民政干部领导力和业务能力。20218月,培训部举办了“西藏自治区民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免费培训,本次培训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培训”的优势,突破传统培训的局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有效解决了西藏、新疆等地区培训需求大,集中培训难的痛点问题,总计有200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实现了西藏、新疆等地区培训全覆盖。从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到教学管理,培训部为学员们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高标准的培训服务。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切实增进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希望通过今后不断的学习培训,更好的投身到祖国民政事业建设当中去,在推进新时代西藏和新疆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积极开展养老、社区、婚姻、殡葬社会从业人员的社会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建立了128个省级管理服务中心、省级社会培训基地(实训共享基地)(其中省级考核站33个;失智老年人照护省级社会培训基地62个、共享实训基地22个;老年康体指导省级社会培训基地1个;社区治理省级社会培训基地1个;婚礼策划省级社会培训基地4个;殡葬省级社会培训基地5个),累计完成了超4.7万名院校考生和社会考生参加了全国统考,3.8万多人取得了相应级别的证书,大幅度提升了健康养老后备人才以及基层民政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

2.服务民政赛事

我院教师多次承担大兴区养老护理员选拔大赛培训及裁判工作,进行八宝山殡仪馆公墓管理员北京赛区辅导。20219月,我院为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和育婴员竞赛项目技术支持工作。

【案例十九】 承担赛事培训,参与赛事执裁

20218月金年会(民政部培训中心)老年福祉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与大兴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合作,承担了大兴区的养老护理员选拔大赛的赛前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老年福祉学院专职教师迟玉芳,刘姝,杨杨,孙丽丽,李文俊,郝亚梦6名教师共同参与了选拔赛实操技能执裁。

 

6- 2养老护理员选拔大赛

3.科研成果

2021上半年成功报送民政部部级课题(专项业务类)1项。申报2021年度中国残联课题1项,中标1项。申报2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中标1项。申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2021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5项、2021年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1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1项。 

同时,学院鼓励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与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加强联络和合作,为地方民政厅局、企事业单位提供各项委托研究服务11项,横向课题经费共计106.6万。课题研究发挥专业研究辐射地方的作用,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外加强与民政部业务司局、京津冀民政系统、部管行业协会与学会等民政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以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在民政政策、民政科技、民政标准化等领域促进各科研部门产出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7项,发表论文122篇,公开出版著作4部。努力办好《社会福利》(理论刊),收集优秀科研成果结集出版《社会服务研究》论文集。

学院京津冀相关课题共有2项,其中1项为学院支持立项的重点课题。课题的研究范围涉及社会工作融入养老机构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后疫情时代殡仪馆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等方面。

乡村振兴相关课题共有5项,其中2项为学院支持立项的重点课题。课题的研究范围涉及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地选择研究、新时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研究、基金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多案例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婚俗改革研究等方面。

6- 1省部级科研获奖名单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发证机关

获奖者

1

北京市社会组织70年: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二等奖

民政部

李长文

2

新时代婚俗改革研究

二等奖

民政部

王晓玫

3

资产建设视角下的新型社会救助供给方式研究

三等奖

民政部

何振峰

4

构建民政培训管理标准化理论体系研究

三等奖

民政部

严巍

5

《河北省雄安新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改革研究》

三等奖

民政部

穆有帅

6

新标准实施下高职院校学生身体机能动态研究-基于金年会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三等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刘倩

7

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实践创新及路径构建研究

优秀奖

中国老龄协会

韩振秋

(三)脱贫攻坚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培训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在民政培训领域中的系统地位,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服务民政干部人才成长,增强民政基层服务能力,投入130余万元,面向西藏、新疆、江西等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举办了9期培训(计划举办10期,其中一期因疫情影响暂缓举办),线上通过直播课和点播课的方式培训民政干部2000余人,地面培训民政干部近500人。

通过培训学员们掌握了专业化的民政工作方法,增强了民政职业价值认同,同时,更加明确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路径。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兜住生活困难群众的“底”、特殊贫困人口的“底”、特殊地区困难群体的“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民政部的要求,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金年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六、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同等重要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教育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面临挑战

高职院校竞争步伐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相对于国家对首批进入“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政策资金支持,学院面临很大挑战,可能拉大与首批进入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的差距。教育部批准22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职业学校国家试点本科职业教育,也对学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考验。

服务民生民政事业的能力亟待增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民政民生领域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学院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专业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科研标志性成果不足,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偏少。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大力推进干部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满足基层对民政人才培养培训需求,是学院着力破解的关建问题。

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办学支撑条件与校园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来破除制约学院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广大师生员工的活力与创造性,是学院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未来展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推进学院(中心)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成为培养民政行业高级人才的摇篮、开展民政政策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智库、为民政系统和全社会提供相关技术标准支撑的阵地、展示民政文化魅力的窗口。

1 计分卡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4139

金年会(民政部培训中心)

1

就业率 

%

81.63%

85.40%

2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33.05%

51.83%

3

月收入

5530.00

5660

4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76.07

61.09

5

母校满意度

%

78

72.41

6

自主创业比例

%

0.31

0.32

7

雇主满意度

%

94.5

95.1

8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72.97

63.47

 


2 学生反馈表

 

 

 

 

序号

社团代码

社团名称

社团类别

现有成员数

学校指导部门

1

20161002

礼仪模特社团

文化艺术类

20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2

20161003

678舞蹈社

文化艺术类

47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3

20161004

MDI话剧社团

文化艺术类

38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4

20161005

MZ街舞社团

文化艺术类

98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5

2012334

动漫社

文化艺术类

40

生命文化学院

6

20161007

书画社团

文化艺术类

43

院团委

7

20161010

子期汉服社

文化艺术类

32

老年福祉学院

8

20161011

声乐社

文化艺术类

53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9

20162003

散打社

体育健身类

51

体艺教研室

10

20162008

足球社

体育健身类

35

体艺教研室

11

20164001

C世界计算机社团

知识技能类

30

信息与技术交流中心

12

20166001

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创新创业类

25

学生处

13

20167001

青春红丝带社团

公益志愿类

26

院团委

14

20168001

多媒体社团

信息传媒类

37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15

20168002

主持人社团

信息传媒类

22

老年福祉学院

16

20161001

青年国韵社

文化艺术类

28

院团委

17

20162007

大学生素质拓展协会

体育健身类

17

思政教研部

18

20162005

wayward滑板社

体育健身类

67

体育教研室

19

 

国旗护卫队

政治思想类

50

院团委

20

 

青年志愿者协会

志愿公益类

273

院团委


3    源  表

 

 


4  国际影响表

 

 

5 服务贡献表

 

 

6 落实政策表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路48号第2幢从南数起第五间

邮编:12328

XML 地图